Keyboard shortcuts

Press or to navigate between chapters

Press S or / to search in the book

Press ? to show this help

Press Esc to hide this help

触及情感

个人可能不相信他的理智,却仍然会相信他的感情。——爱德华·瓦根切奇特1

很多魔术师对于魔术可以作为娱乐表演缺乏信心,其关键原因可能是因为现代观众不再相信魔术是真实的,让我们仔细来研究这个信念问题,因为这是理解魔术演技的基础。在那些甚至烦于讨论演技的魔术师中,谈论如何让观众"自愿停止他们的不信"成为了时尚。这句话最初是由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2谈及剧院观众必需的态度时说的,虽然很适合当时情况,但是却不适用于魔术。

为了理解其原因,让我们将看戏的观众与观看近景魔术表演的观众进行对比。你去观看詹姆斯·马修·巴利3的戏剧《彼得潘》(讲述一位会飞的淘气男孩儿的故事),你知道人不可能在空中飞翔,但为了欣赏这部戏剧,你需要假装人可以飞翔,并且忘记自己观看飞翔的演员是被线牵引的,因为你可以看得见这些线。所以你必须自愿做到以上假定,否则这部剧是对你毫无意义。

相反,试想一位观众观看魔术师将纸币悬浮在空中,观众可以自愿终止他的怀疑,假装纸币是可以悬浮的,如果他这样做了,那么即使他看到了附在纸币上的线也没有关系。然而如果他真的是这样的态度,那么魔术对他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悬浮纸币之所以是效果强烈的魔术,是因为观众不会相信纸币可以悬浮,观众的理智不会去相信这种事情,但是他的感官会强迫他感受到魔术的强大。

但不可否认,为了使近景魔术表演顺利,观众必须成为魔术师的同谋来完成最终效果。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而此悖论对于理解"作为娱乐表演的魔术,其能量来源于哪"极为重要。对于相信不可能的事而言,多数人在理智上是抵触的,然而同时 在情感上倾向于相信不可能,就是在这灵魂深处的紧张感下,激发了强效魔术,其结果就是通常好魔术都能产生的惊奇与敬畏。所以忘掉"让观众自己终止不相信"这句话,而是让你的观众真正相信魔术。

理智上相信 VS 情感上相信

这听起来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是不是?怎样能让一个生活经历丰富的现代观众 相信魔术?如果你是指理智上的相信,那么你不能;而我所谈论的是情感上的相信。 19世纪的一件趣闻正好完美解释了理智相信与情感相信的区别,杜芬女士被询问道是 否相信有鬼魂,她回答道,"我不相信,但是我很害怕他们。"

一个魔术的效果与影响观众情感的程度直接成正比,纸牌专家麦克·卡罗4有次说过,"输者通常夸大他们损失的金钱,那是因为他们无法相信真正发生了什么,他们心情糟透了。"这也是为什么普通观众经常在与另一个人描述某个魔术时夸大其魔术效果。他们并不是真正想说清楚发生了什么,而是试图传达他们看那个魔术时的心情。

如果魔术的影响力是作用在情感上的,那么你就应该将你的表演设计成能触及情感的形式。而问题是理智往往试图保护情感,就像站在铁门前的守卫一样。当你为某人秀一个不可能的现象时,在他情感上变得兴奋之前,他的理智将会说,"等一会儿,我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有当他的理智投降并承认没有一个解释时,铁门将会敞开,然后你就能触及他的情感了。(如果一个效果可以合适的编排,那么整个过程中可能会间断几秒5)因此,如果你要触及观众的情感,你第一 步需要做的就是困扰他的理智——给其留下无任何可行的解释。

当然,你不可能完全让观众理智上相信,他们的理智总是提醒着他们,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魔法。但是,当你用强烈的效果成功困扰他们的理智时,你可以触及他们的情感信念。在这点上,他们会表现出魔术是真实的。还记得杜芬女士吗?她理智上知道鬼魂是不存在的,但是这并没有在情感上阻止她认定鬼魂的存在性。

1 爱德华·瓦根切奇特(Edward Wagenknecht),美国20世纪文学批评大师,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权威

2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湖畔派代表

3唐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560年5月9日出生于苏格兰中东部的小镇奇利缪尔(现安格斯郡),苏格兰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有《彼得潘》

4 麦克·卡罗(Mike Caro),美国职业扑克玩家,扑克理论家

5 此处是指,魔术效果需要困扰观众的理智,而这需要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流程中需要加入几秒的间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