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在鲍勃·纳尔逊1关于读心的一本书上,他说世人考虑的三件事是金钱、性和健康。你在全球最流行的杂志——《读者文摘》内都可以找到证据,每一期我都可以找到一篇关于这三件事的文章。
实际上,三件事每个都有单独的杂志专门撰写,其中一个就叫做《钱》。芭芭拉的书《PowerSpeak》中也将金钱列为十二个最有说服力的词语。在我们的文化中,极少有像钱这样的主题可以大范围吸引公众注意力的。
金钱就是有这样深层的吸引力,所以用一百元表演"时空隧道(Card Warp)" 漂浮百元大钞,相比于用其他道具,将钱揉成一团来表演同样的杯与球效果,其初始吸引力会更大。这些效果其实和钱没有丝毫关系,但是钱的作用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同比基尼美女吸引大部分人看广告的效果。
但是为了从钱上达到效果的实际意义,钱必须用作效果的主题。效果不仅得用到钱,还得是关于钱的。关于钱,人们只关心两点,得到更多的钱和保存现有的钱。这两点是金钱主题唯一含有实际意义的。
如果你表演"Hundred Dollar Bill Switch"时,将向观众借取的一元变成百元,那么效果含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因为你完成了观众的梦想,让钱自己升值。如果你表演相同的魔术,但借的是一百元,变出的是一元,那么效果同样含有实际意义,因为观众没有保存住他的钱。斯钱还原效果拥有强烈的意义,也是因为此原因。确实,这些效果提供了戏剧典例——魔术中表现有意义是多么强大。即使魔术流程不变,你向观众所借的钱的金额越大,效果产生的影响力也会越大。
少找零效果的虚假展示从两头都利用了金钱意义:骗子赚钱的能力和受害者不能保存金钱的无能。根据你表演风格,你可以选择以骗子或受害者的身份表演这种效果,不论选择哪个,效果都很好,但是向观众传达的是两种不同的讯息。
约翰·卡尼2 在《卡尼学识》中叙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效果,叫"The Logical Bill Trick"。表演者将一元纸币折叠起来,从叠缝内变出一枚50分硬币,然后重复变出第二枚50分硬币,最后,他将纸币折叠进小包装内,第三枚硬币从包装内变出。而这个效果的爆点是当纸币被展开时,变成了20元面额,这才给了效果很强的意义。
反过来也是极度有效的。向观众借20元纸币,变出3枚硬币,然后说因为硬币 来源于借给魔术师的纸币,所以这些硬币属于观众的,你坚持将这些硬币和纸币还给观众,接着表演下一个魔术。也许是让另一位观众选一张牌,但不论怎样,你完全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观众。
当借给魔术师纸币的那位观众打开魔术师还给他的钱时,他会发现钱变成了一元纸币!他会试图将这件事告诉你,但是你故意无视他,继续你的表演,当然,他不可能轻易放弃。这种情形会让其他观众感到非常有趣,最后你将那一元纸币变回20元 (你的拇指套内已经装好了另外一张 20元纸币),让观众用三枚硬币作为交换,观众当然会接收,所以整个效果圆满完成。
如果你向观众借100元,那么效果会更好,但是你并不总是能借到100元,所以准备两个指套,一个装100元,另一个装20元,如果你借不到100元,那么就用20元的,只是记住不要忘记哪个指套装了20元,哪个装了100元!
记住,任何实质意义的魔术本质上都是愿望实现类魔术。人们希望变出钱,让钱消失,这就是为什么"Polaroid Money"或其他印刷钞票类的魔术效果如此好。
钱币类近景魔术效果最好的当属白纸变钱了,我曾经见过相反的版本,一位魔术师将纸币变成白纸。虽然他的流程有逻辑性,但是对于观众情感上而言,钱变白纸远 没有白纸变钱震撼。将白纸变为纸币的才能是常人幻想的能力,而将纸币变成白纸却 是鸡肋能力。
我所提及的钱币魔术拥有强大的意义,是严格局限于纸币的,不是硬币效果。金钱的吸引力被很多魔术师引用为硬币魔术的优点,我觉得是被误导了。问题在于通货膨胀,现在的硬币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撑我在本节所说的"意义"。如果你只掏出两枚25分硬币或一枚50分硬币,即使街上乞讨者也会轻蔑地看着你。
毋庸置疑,在托马斯·纳尔逊·唐斯'那个时代是不一样的,当他从凭空获得硬 币,他不仅实现了"The Miser's dream",也同时实现了所有人的梦想。而今天,凭空获取硬币不再是效率高的方式,任何一名职业人士每小时赚得钱都比这多。所以,现在有一些舞台魔术师会使用舞台出牌的手法凭空变纸币。
以上所述并非暗示硬币魔术不能有很强的含义,我只是想强调,如果要想硬币魔术含有意义,必须来源其他非金钱的含义上。
1鲍勃·纳尔逊(Bob Nelson),美国喜剧演员。
2约翰·卡尼(John Carney),美国职业魔术师,师承 Dai Vernon 教授。
3托马斯·纳尔逊·唐斯(Thomas Nelson Downs),1867-1938,美国著名手法类硬币魔术师